【蘋果人物】胡適真跡被當垃圾 葉國新鷹眼鑑定救240萬元手稿

舉手投足帶有紳士地優雅,談吐間充滿品味又不失風趣地,向欣賞展覽的民眾耐心解說,很難想像眼前這位不滿40歲的男性,竟是穿梭全球大小藝術品拍賣會鑑定書畫、為收藏家把關辨別藝術品真偽的華人第一位榮獲英國「藝術鑑定學」博士葉國新。經過他慧眼鑑定過的藝術品,動輒能在全球市場拍出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身價,他卻仍謙虛地說「美是生活的本質,欣賞藝術不需要家財萬貫,任何人都能浸淫在藝術的美」。

出身雲林的葉國新說,由於爺爺喜愛收藏文物,他自小就耳濡目染,對詩詞書畫產生濃厚興趣,但也因脾氣不好,從小被家人要求學習書法修身養性。小學時,初試啼聲就拿下全國書法比賽第6名,「但我很好強,看到第1名拿著大大的獎盃,就立志也要拿到第1名」,後來他再度參賽,果真在12歲那年奪得不分齡書法比賽第1名,隔年還在雲林縣文化中心舉辦首次書法個展。

高中時他就讀嘉義高中美術班,在名畫家陳哲指導下,學習水彩、西畫,並以資優甄試保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直到大三才轉習水墨畫。

就讀師大期間他成績依舊優異,也前往中國拜師學字,並拿過系展、畢業展的國畫、書法第1名等佳績。葉國新說,大學時有長輩認識一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寒暑假時他就到對方家裡長住,由於收藏家來往訪客也都是同好,常有人拿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給他臨摹,或拿珍藏畫作讓他欣賞,咀嚼蘊藏其中的藝術精髓,同時實地接觸不少驗證收藏品真偽的訣竅,而逐漸培養對藝術鑑定的濃厚興趣。

2003年,葉國新考取師大美術系研究所,隔年再赴英國倫敦都會大學攻讀「藝術鑑定學博士」課程。「我在英國起先是攻讀藝術創作,但每天都有收藏家、拍賣公司的人到學校,對學生們的作品品頭論足,那種被秤金秤兩的感覺真的很差!」他更直言,當時覺得自己像馬戲團的猴子一樣,每天表演給人看,而且「表演給不懂的人看!」

葉國新回憶道,某次他旁聽教授汪濤的課,下課後見包含收藏家在內,好多人拿收藏的文物,爭相請汪濤鑑定,連曾在前一天對他的作品指指點點的收藏家,也畢恭畢敬地請汪濤鑑賞收藏品,讓他相當訝異,當下就決定「我以後也要像老師一樣!」達到那般權威又受人尊敬的高度,也因此轉投「藝術鑑定」的領域。

但這條路走來坎坎坷坷,因為「鑑定」必須要對藝術家有深度了解,幾乎要從藝術家的出生至死亡、人生各時期的大小事都要考究,才能理解各時期的風格、背景,連落款書法風格、印章甚至印泥顏色都得考證,訂定一套鑑定程序,按部就班地分析,才能評斷藝術作品的真偽優劣。

然而他也深受現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當時的指導教授汪濤影響,汪濤介紹他向一名以嚴格聞名的收藏家實習,「我每天就是打雜、跑腿樣樣來,工資卻非常低廉,像廉價勞工一樣」。

不過他的努力總算獲得那名收藏家的青睞,某次帶著他到拍賣市場「見市面」,發現他對藝術品的了解程度與敏銳度非常高,決定好好重用他,讓他嘗試辨別藝術品真偽,也讓他協助規畫「藝術投資」。他在藝術品中打滾多時累積的底子,總算開始嶄露頭角,他經手不少藝術品收購、轉賣,讓委託人獲利達百倍。

漸漸地,愈來愈多收藏家聽說「葉國新」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有兩把刷子,陸續上門請他協助鑑定,讓他累積紮實的功夫。前後花了10年光陰,葉國新總算在2012年獲得博士學位,也成為華人第一名「藝術鑑定學」博士。

葉國新的鑑定經驗相當豐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發掘出要被當做垃圾丟棄的胡適手稿。葉國新回憶,2016年有客戶委託鑑定一批胡適的作品,他整理時發現11張被揉成團的廢紙,客戶還稱「噢,應該是垃圾!」但他好奇打開紙團,發現是便條紙大小的英文書信,便主動請纓鑑定。

因為手稿沒有署名,他透過慣用筆序、筆壓、連筆形態、筆速等鑑定筆跡的細節,用胡適在1959年「致女性好友韋蓮司」的手寫信比對,判斷11張便條紙都出自胡適之手,再從上頭的”at your Aug. 3 party””Lei Chen”等字句,葉國新細讀這封信,再比對當時的新聞報導,終於考證出,原來這是1960年《自由中國》創辦人雷震被捕後,胡適在離開美國前,特別寫信給美國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魯斯的信,提到他對於雷震案的痛心,以及感謝時代雜誌報導雷震案,因為只是草稿,所以沒有署名,最後這11張手稿被送到拍賣會,最後以台幣240萬元拍出,成功救回被當做垃圾的胡適真跡。

葉國新也曾在2014年接受一名投資客收藏家委託,鑑定2幅署名「周春芽」的畫作《西藏房子》、《日出山水幻景》,他考證後認定確實為中國現代知名畫家周春芽在1980年代的早期真跡。

那名收藏家興高采烈地買下後,卻反被別家畫廊老闆認定是仿品,收藏家因此氣得找他問罪,並要求葉國新原價買回。葉國新耐著性子解釋,更表示「周春芽早期一窮二白又默默無名,不會有人想仿作」,但對方仍不接受,「我一氣之下帶著那2幅畫飛到中國四川,透過關係找到周春芽本人。想不到周春芽一見畫,就哽咽地問『畫的主人還在嗎?』」

葉國新說,原來這2幅畫是周春芽在1987年送給奧地利摯友Mark的嘔心瀝血之作,因為周春芽在1980年代遠赴德國留學時,深受Mark幫忙、資助,1987年周春芽在德國舉辦個展後,便將畫送給Mark,只是不知為何輾轉流出。

周春芽見到送給好友的畫作又驚又喜,不僅修復這2幅畫,還在背後題字「此幅作品乃余旅德留學期間,贈吾奧地利摯友之難得佳作,今遇舊作28年前之故事點滴上心頭,萬分感動,再次落款,以此為念」。葉國新回到台灣後,那名投資客收藏家反而上門討畫,但畫已被葉國新轉給朋友收藏,投資客只能悻悻然離去。

然而高超的鑑定技巧,竟也曾讓他差點惹麻煩。葉國新說,他曾為拍賣公司鑑定拍賣品時,兩度識破同一專業偽造集團的膺品,想不到偽造集團找別的拍賣公司,順利賣掉假畫後,再以「別家公司認為沒問題!」為由,要求委託他鑑定的拍賣公司懲處他,並約他「單獨談談」。

不料他和偽造集團首腦在碰面後,竟「英雄惜英雄」。葉國新說,對方很好奇為何他能看出「得意之作」有破綻,他點出相當細微的瑕疵後,對方大為吃驚,態度大轉變竟想挖角他,他只能苦笑婉拒,他笑稱「我們就像武功高強的官和賊,彼此惺惺相惜卻只能對立」。

回首苦學多年的藝術鑑定,葉國新受許多貴人相助,連國際知名鑑識專家李昌鈺也曾指點過他。葉國新說,他透過介紹、寫信向李昌鈺求教,「李博士無私地提攜後輩,分享很多科學鑑識技巧,都可套用在藝術鑑賞」,雖然科技發展讓作偽技術日益進步,但葉國新用不同儀器輔助鑑定,「例如高倍數顯微鏡,可用來識破噴墨複製品,觀察畫作顏色、筆觸、紙張材質等細節,讓偽畫無所遁形」,用「光譜儀」進行光譜分析,也可探知印泥、顏料的材質與種類。

葉國新說,很多喜歡字畫的民眾擔心花大錢當冤大頭買到假貨,他也不吝地分享藝術鑑賞觀念與技巧,他舉例說:「收藏界有許多行話,比如說『開門』指的就是毫無疑問的真跡,我們說『這作品很開門』就表示絕對是真跡」,還有「撿漏」表示用低價買到真跡,或「棒槌」指不懂分辨藏品新舊、好壞而總是被騙的人,還有「老沖頭」意思就是古代或近代的仿作,而非現代人所仿。

至於書畫則可從落款、筆跡、文字考訂等做基本辨識,因為書畫家的落款都不同,同一人在不同時期的落款也都不一樣,研究落款就成了鑑定的基本。「像張大千所有作品都會署名,且各時期變化非常明顯,加上風格獨特、不易模仿,鑑定落款就成鑑定張大千書畫真偽的重要依據」葉國新說。

但隨時代演進與科技發展,書畫作偽的手法可說千變萬化,作偽技術基本的像「改款」,就是刪去原作品款印,改漆他人款印,常見的是小名家作品冒充大名家,好哄抬價格。另外像「水印木刻」就是從近代開始就可以大量複製真跡的套印技術,以誆騙不知情的買家。

葉國新為了彙整藝術品資訊,在英國時就成立「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堪稱全台灣最豐富的藝術資料庫,富含兩岸知名藝術家的鑑定資料與世界各地美術館的館藏作品資訊等。為了推廣藝術鑑定,他更撰寫一套剖析古代、近代與現代書畫的鑑定學專著《墨海春秋──古今書畫藝術鑑藏研究》套書。

葉國新說,這套書多達75萬字且限量2000套,是華人世界第一套具有系統性、邏輯性與科學性的書畫鑑定學專書,不僅有他近20年的鑑定實務、學術經驗,還有他耗時10多年走訪全球大小博物館所蒐集的第一手書畫資料等,並製作大量比較圖、分析圖搭配文字解說,甚至為了追求最接近真跡的成色,所有圖片都校色處理6次至20次。他希望分享鑑定知識,讓愛好者可藉此踏進書畫收藏,而少繳一些冤枉的「學費」,資深藏家也能讓自身境界更上一層。

近年來除了鑑定藝術品外,葉國新也受託為旅日名家傅益瑤等藝術家策畫展覽,並受邀到多所學校、機關授課、演講,而他身為收藏鑑定界較為年輕的一輩,對於提攜後進也不遺餘力,他將授課、演講領取的鐘點費、演講費,都全部捐給偏鄉學生,當做獎助學金。今年起他也在台師大、台藝大等校,設立「墨海樓優秀藝術學生創作獎」,盼能讓更多學生受到鼓勵與幫助,也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培養出更多藝術界的新星。

「鑑定是對藝術最深層的欣賞」,葉國新眼神堅定且毫不猶豫的這麼說著,藝術收藏、鑑定不應是金字塔頂端人士所專屬,讓一般人可以欣賞更多藝術品的美,才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葉國新使用最新電子高倍數自動對焦顯微鏡鑑定畫作。葉志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