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家學傳承 傅抱石美女圖仿不來

旺報 /李怡芸

中國近代畫家傅抱石的《琵琶行》2017年甫以2億485萬港元成交,其作品近年在拍賣市場持續水漲船高,作品動輒過億的億元畫家,其獨創的「抱石皴」和泉瀑雨霧與雪景向來備受稱道,以「大道有傳」為題,傅抱石與傅益瑤父女近日在台共展,從中可看出傅家的家傳美學、技法。

作為「大道有傳─傅抱石傅益瑤藝術鑑藏展」策展人,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創辦人葉國新指出,此次展出的傅抱石作品幾乎皆為家傳或私人所藏而未曾面世,擅畫仕女的傅抱石,此次作品《屈原九歌山鬼圖》中的山鬼,衣帶飄飄,神情的離憂哀怨,一眼便能看出是極具傅抱石特色的作品。

傅抱石久女傅益瑤則回憶,傅抱石對屈原《九歌》中的山鬼情有獨鍾,此次展出為暮年所作,人物已成,雨景未置,應是人物已太過精美。傅抱石的仕女畫也有不同階段的風格變化,初到金剛坡時多以類工筆筆法繪成,施重彩,且此時期仕女相較之下脖頸較短,顯得較豐腴。另外,此次展出的團扇《湘君》是傅抱石為妻子生日所作的最後一幅作品,別具意義。

傅抱石的山水畫,在金剛坡時期亦是他重要的轉折關鍵期,尤其擅長泉瀑雨霧與雪景,畫中的光線與色彩感應是受到日本與西方繪畫的啟發,葉國新指出,傅抱石畫雨,獨創灑礬於畫面中,呈現層次分明的白色雨串,傅益瑤深得此法,又融合於日本生活40年的體悟,她的雪景除了灑礬,再加上礬水甩灑,創造出冰天雪地的雪景。又如她的《李白哭晁卿衡》,運用父筆,以李白得聞日本友人晁衡回國航程中沉船死訊的詩作為主題所繪,是以當代手法詮釋傅氏美學。

「傅益瑤女士也已到古稀之年,她自幼跟著父親習畫,這樣的家學在當代,應有更公開的傳承。」葉國新指出,傅益瑤至今仍延用父親當年蒐集的藏經紙與皮紙,又因她的美學筆法神似父親,曾被郭沫若讚「山水逼似乃翁」早年經常有業者請託她仿父筆遭拒。

近年傅益瑤為了傳承沿襲父親筆法而特別展開「仿父筆」系列,如《仿父筆-琵琶行》、《仿父筆-湘君涉江》等,希望從臨摹之筆中再現家風,傅益瑤億《柳蔭仕女》圖曾是傅抱石為母親的35歲生日而作,且款識:「此畫為我之至愛,每睹之,便覺驚心。如此空靈虛靜,又如此鮮活熱烈,非神助豈可成耶?」自己臨畢此畫,「恍見父母竊笑,方知吾力之不逮也」彷彿小女孩與父親的精神在繪畫中相遇感通。

傅益瑤仿父筆的《湘君涉江》展現乃父之風。(墨海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