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人物】胡适真迹被当垃圾 叶国新鹰眼鉴定救240万元手稿

举手投足带有绅士地优雅,谈吐间充满品味又不失风趣地,向欣赏展览的民众耐心解说,很难想像眼前这位不满40岁的男性,竟是穿梭全球大小艺术品拍卖会鉴定书画、为收藏家把关辨别艺术品真伪的华人第一位荣获英国「艺术鉴定学」博士叶国新。经过他慧眼鉴定过的艺术品,动辄能在全球市场拍出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身价,他却仍谦虚地说「美是生活的本质,欣赏艺术不需要家财万贯,任何人都能浸淫在艺术的美」。

出身云林的叶国新说,由于爷爷喜爱收藏文物,他自小就耳濡目染,对诗词书画产生浓厚兴趣,但也因脾气不好,从小被家人要求学习书法修身养性。小学时,初试啼声就拿下全国书法比赛第6名,「但我很好强,看到第1名拿着大大的奖杯,就立志也要拿到第1名」,后来他再度参赛,果真在12岁那年夺得不分龄书法比赛第1名,隔年还在云林县文化中心举办首次书法个展。

高中时他就读嘉义高中美术班,在名画家陈哲指导下,学习水彩、西画,并以资优甄试保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直到大三才转习水墨画。

就读师大期间他成绩依旧优异,也前往中国拜师学字,并拿过系展、毕业展的国画、书法第1名等佳绩。叶国新说,大学时有长辈认识一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寒暑假时他就到对方家里长住,由于收藏家来往访客也都是同好,常有人拿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给他临摹,或拿珍藏画作让他欣赏,咀嚼蕴藏其中的艺术精髓,同时实地接触不少验证收藏品真伪的诀窍,而逐渐培养对艺术鉴定的浓厚兴趣。

2003年,叶国新考取师大美术系研究所,隔年再赴英国伦敦都会大学攻读「艺术鉴定学博士」课程。 「我在英国起先是攻读艺术创作,但每天都有收藏家、拍卖公司的人到学校,对学生们的作品品头论足,那种被秤金秤两的感觉真的很差!」他更直言,当时觉得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一样,每天表演给人看,而且「表演给不懂的人看!」

叶国新回忆道,某次他旁听教授汪涛的课,下课后见包含收藏家在内,好多人拿收藏的文物,争相请汪涛鉴定,连曾在前一天对他的作品指指点点的收藏家,也毕恭毕敬地请汪涛鉴赏收藏品,让他相当讶异,当下就决定「我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达到那般权威又受人尊敬的高度,也因此转投「艺术鉴定」的领域。

但这条路走来坎坎坷坷,因为「鉴定」必须要对艺术家有深度了解,几乎要从艺术家的出生至死亡、人生各时期的大小事都要考究,才能理解各时期的风格、背景,连落款书法风格、印章甚至印泥颜色都得考证,订定一套鉴定程序,按部就班地分析,才能评断艺术作品的真伪优劣。

然而他也深受现任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当时的指导教授汪涛影响,汪涛介绍他向一名以严格闻名的收藏家实习,「我每天就是打杂、跑腿样样来,工资却非常低廉,像廉价劳工一样」。

不过他的努力总算获得那名收藏家的青睐,某次带着他到拍卖市场「见市面」,发现他对艺术品的了解程度与敏锐度非常高,决定好好重用他,让他尝试辨别艺术品真伪,也让他协助规画「艺术投资」。他在艺术品中打滚多时累积的底子,总算开始崭露头角,他经手不少艺术品收购、转卖,让委托人获利达百倍。

渐渐地,愈来愈多收藏家听说「叶国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有两把刷子,陆续上门请他协助鉴定,让他累积扎实的功夫。前后花了10年光阴,叶国新总算在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也成为华人第一名「艺术鉴定学」博士。

叶国新的鉴定经验相当丰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发掘出要被当做垃圾丢弃的胡适手稿。叶国新回忆,2016年有客户委托鉴定一批胡适的作品,他整理时发现11张被揉成团的废纸,客户还称「噢,应该是垃圾!」但他好奇打开纸团,发现是便条纸大小的英文书信,便主动请缨鉴定。

因为手稿没有署名,他透过惯用笔序、笔压、连笔形态、笔速等鉴定笔迹的细节,用胡适在1959年「致女性好友韦莲司」的手写信比对,判断11张便条纸都出自胡适之手,再从上头的”at your Aug. 3 party””Lei Chen”等字句,叶国新细读这封信,再比对当时的新闻报导,终于考证出,原来这是1960年《自由中国》创办人雷震被捕后,胡适在离开美国前,特别写信给美国时代杂志创办人亨利●鲁斯的信,提到他对于雷震案的痛心,以及感谢时代杂志报导雷震案,因为只是草稿,所以没有署名,最后这11张手稿被送到拍卖会,最后以台币240万元拍出,成功救回被当做垃圾的胡适真迹。

叶国新也曾在2014年接受一名投资客收藏家委托,鉴定2幅署名「周春芽」的画作《西藏房子》、《日出山水幻景》,他考证后认定确实为中国现代知名画家周春芽在1980年代的早期真迹。

那名收藏家兴高采烈地买下后,却反被别家画廊老板认定是仿品,收藏家因此气得找他问罪,并要求叶国新原价买回。叶国新耐着性子解释,更表示「周春芽早期一穷二白又默默无名,不会有人想仿作」,但对方仍不接受,「我一气之下带着那2幅画飞到中国四川,透过关系找到周春芽本人。想不到周春芽一见画,就哽咽地问『画的主人还在吗?』」

叶国新说,原来这2幅画是周春芽在1987年送给奥地利挚友Mark的呕心沥血之作,因为周春芽在1980年代远赴德国留学时,深受Mark帮忙、资助,1987年周春芽在德国举办个展后,便将画送给Mark,只是不知为何辗转流出。

周春芽见到送给好友的画作又惊又喜,不仅修复这2幅画,还在背后题字「此幅作品乃余旅德留学期间,赠吾奥地利挚友之难得佳作,今遇旧作28年前之故事点滴上心头,万分感动,再次落款,以此为念」。叶国新回到台湾后,那名投资客收藏家反而上门讨画,但画已被叶国新转给朋友收藏,投资客只能悻悻然离去。

然而高超的鉴定技巧,竟也曾让他差点惹麻烦。叶国新说,他曾为拍卖公司鉴定拍卖品时,两度识破同一专业伪造集团的膺品,想不到伪造集团找别的拍卖公司,顺利卖掉假画后,再以「别家公司认为没问题!」为由,要求委托他鉴定的拍卖公司惩处他,并约他「单独谈谈」。

不料他和伪造集团首脑在碰面后,竟「英雄惜英雄」。叶国新说,对方很好奇为何他能看出「得意之作」有破绽,他点出相当细微的瑕疵后,对方大为吃惊,态度大转变竟想挖角他,他只能苦笑婉拒,他笑称「我们就像武功高强的官和贼,彼此惺惺相惜却只能对立」。

回首苦学多年的艺术鉴定,叶国新受许多贵人相助,连国际知名鉴识专家李昌钰也曾指点过他。叶国新说,他透过介绍、写信向李昌钰求教,「李博士无私地提携后辈,分享很多科学鉴识技巧,都可套用在艺术鉴赏」,虽然科技发展让作伪技术日益进步,但叶国新用不同仪器辅助鉴定,「例如高倍数显微镜,可用来识破喷墨复制品,观察画作颜色、笔触、纸张材质等细节,让伪画无所遁形」,用「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也可探知印泥、颜料的材质与种类。

叶国新说,很多喜欢字画的民众担心花大钱当冤大头买到假货,他也不吝地分享艺术鉴赏观念与技巧,他举例说:「收藏界有许多行话,比如说『开门』指的就是毫无疑问的真迹,我们说『这作品很开门』就表示绝对是真迹」,还有「捡漏」表示用低价买到真迹,或「棒槌」指不懂分辨藏品新旧、好坏而总是被骗的人,还有「老冲头」意思就是古代或近代的仿作,而非现代人所仿。

至于书画则可从落款、笔迹、文字考订等做基本辨识,因为书画家的落款都不同,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落款也都不一样,研究落款就成了鉴定的基本。 「像张大千所有作品都会署名,且各时期变化非常明显,加上风格独特、不易模仿,鉴定落款就成鉴定张大千书画真伪的重要依据」叶国新说。

但随时代演进与科技发展,书画作伪的手法可说千变万化,作伪技术基本的像「改款」,就是删去原作品款印,改漆他人款印,常见的是小名家作品冒充大名家,好哄抬价格。另外像「水印木刻」就是从近代开始就可以大量复制真迹的套印技术,以诓骗不知情的买家。

叶国新为了汇整艺术品资讯,在英国时就成立「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堪称全台湾最丰富的艺术资料库,富含两岸知名艺术家的鉴定资料与世界各地美术馆的馆藏作品资讯等。为了推广艺术鉴定,他更撰写一套剖析古代、近代与现代书画的鉴定学专著《墨海春秋──古今书画艺术鉴藏研究》套书。

叶国新说,这套书多达75万字且限量2000套,是华人世界第一套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科学性的书画鉴定学专书,不仅有他近20年的鉴定实务、学术经验,还有他耗时10多年走访全球大小博物馆所搜集的第一手书画资料等,并制作大量比较图、分析图搭配文字解说,甚至为了追求最接近真迹的成色,所有图片都校色处理6次至20次。他希望分享鉴定知识,让爱好者可借此踏进书画收藏,而少缴一些冤枉的「学费」,资深藏家也能让自身境界更上一层。

近年来除了鉴定艺术品外,叶国新也受托为旅日名家傅益瑶等艺术家策画展览,并受邀到多所学校、机关授课、演讲,而他身为收藏鉴定界较为年轻的一辈,对于提携后进也不遗余力,他将授课、演讲领取的钟点费、演讲费,都全部捐给偏乡学生,当做奖助学金。今年起他也在台师大、台艺大等校,设立「墨海楼优秀艺术学生创作奖」,盼能让更多学生受到鼓励与帮助,也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培养出更多艺术界的新星。

「鉴定是对艺术最深层的欣赏」,叶国新眼神坚定且毫不犹豫的这么说着,艺术收藏、鉴定不应是金字塔顶端人士所专属,让一般人可以欣赏更多艺术品的美,才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叶国新使用最新电子高倍数自动对焦显微镜鉴定画作。叶志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