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亚洲艺术周开幕轰动!墨海楼台湾特展创下伦敦佳士得参观新高

[撰文者: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

欧洲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亚洲艺术盛事—伦敦亚洲艺术周(Asian Art in London)即将于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伦敦市中心隆重登场。作为全球艺文界最受瞩目的年度盛会之一,此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与创作者,共同展示多元而丰富的艺术创作。由知名鉴定家、策展人暨艺术鉴定师叶博士领军的「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再度受邀参展,再次成为台湾唯一代表。今年以「SUBLIMATION—升华」为主题,特别推出傅益瑶、泰祥洲、王思涵、苏宪法、方文山、朱友意、纪柏舟等七位当代亚洲/台湾艺术界重量级人物参与这场国际艺术盛宴。这次展览开创先河,不仅是佳士得伦敦总部首次与台湾专业艺术机构合作,更由墨海楼担任揭开英国佳士得艺术空间序幕的主角,展现台湾艺术的强大影响力。

开幕当天,国际艺术界重量级贵宾云集,伦敦亚洲艺术周主席暨苏富比亚洲副主席司徒河伟、驻英国代表处姚金祥大使及陈志扬、郭芳如组长、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总策展人汪涛博士、欧洲知名古董商丹尼尔·埃斯肯纳齐、美国Topline集团总裁James Wuang、永丰金证券欧洲区李瑞兰总经理、微星科技欧洲区财务长王明戎、承业生医李典颖副董事长暨夫人、前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理事长布莱恩‧霍肯布瑞奇、佳士得拍卖公司英国主席办公室Flora Turnbull与大英博物馆和欧洲多家美术馆学者、和多位知名收藏家等贵宾皆出席欣赏画作。

▲(左起)艺术家泰祥洲、傅益瑶及策展人叶国新博士共同欣赏水墨长幅《潇湘八景》画作。

▲(右起)策展人叶国新博士、著名英国艺评家布莱恩‧霍肯布瑞奇、艺术家傅益瑶于《比睿山延历寺》作品前合影。

由于展览参观人潮超乎预期并创下佳士得画廊纪录,佳士得特别加派人手维持秩序,当地报章杂志采访络绎不绝,参访观众们远从欧洲各地只为一睹艺术家风采,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与艺术家互动讨论合影,分享这场精彩的艺术盛宴。首日参观人数便创下佳士得伦敦总部当代艺术展览新高,成功为2024伦敦亚洲艺术周揭开璀璨序幕。

▲ 展场内挤满热情参观民众,展现空前盛况。

本次展览的重量级艺术家,旅日水墨大师傅益瑶的多幅重要代表性巨作亦远从东瀛至英伦,日本NHK电视台团队全程拍摄亦全程跟拍傅大师此次大展的纪录片,全面展示了这位「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得奖者在日本艺坛的独特艺术地位。作为近现代画坛巨擘傅抱石之女,傅益瑶的创作涵盖了日本寺庙障壁画、日本民间祭、唐人/小林一茶俳句诗意画、仿父笔、浮世绘经典再现等多个题材,其中尤以巨幅尺寸之障壁画与日本民间祭系列最获得欧洲藏家的瞩目。

▲艺术家傅益瑶在展览现场与远道而来的海外侨胞们合影留念。

傅益瑶的雨景和雪景画被认为是其艺术创作的精髓,体现傅氏父女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雪/雨景作品运用其父的洒矾技法,呈现出层次分明、雪飞雨串,营造视觉画面中出水气淋漓的效果。在雪景画中,傅益瑶创新地舍弃了传统敷粉方法,而是通过留白与墨色对比,结合洒矾技法,巧妙地表现出雪落的各种姿态;《永平寺雪景图》是傅益瑶近期雪景画系列的代表作。这幅作品以俯瞰角度描绘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的全貌。画面中,山峰和松林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寺院建筑,整体笼罩在银装素裹之中。傅氏运用细腻而富有韵律的书法性线条描写,刻画了建筑轮廓,同时巧妙运用留白,让雪景与周围环境相互辉映,营造出「禅」之意境。

展览还呈现了傅益瑶其他系列的代表作品,包括广受赞誉的日本民间祭系列《青森佞武多祭》、《八户朳祭》等;知名寺庙障壁画作品,如《比睿山延历寺》和《京都三十三间堂》;唐人诗意画如《李白哭晁卿衡》、《潇湘八景》,还有灵感来自日本俳句大师小林一茶的创作,如《与雁话别》、《元旦,田野里的满月》、《樱花啊,被歌颂的老木啊》等,傅氏巧妙地诠释了「一茶调」诗体的特色;观众还能欣赏到傅氏的欧洲系列写生作品,体现她在东西方文化融合课题的连续。

▲傅益瑶作品—《李白哭晁卿衡》,2019年,178x277cm。

▲傅益瑶作品—《潇湘八景图卷》,2021年,纸本水墨,41 x 2162 cm。

而新锐艺术家王思涵这次以皮革为主要创作媒材,展示出其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典皮革包款与前所未见的创作。此系列采用了不同色调、层次和纹理的皮革精心制作而成。此次展览的最新力作,《湖,与窗 Lake and Window》,整体色调以柔和的浅绿色和米白色为主,不同皮革的质地在艺术家巧手下幻化成波光粼粼的晨雾湖面,又化身为虚实相间的窗影。既有动态的曲线,又有静态的直线元素,两者的交织达成了微妙的美感平衡。著名英国艺评家布莱恩‧霍肯布瑞奇评论此创作仿佛会随着观者视角的变换,画面似乎在不断流动、变幻,柔和的色调和线条让整幅作品充满诗意。使观者每次凝视这幅作品,都能发现新的细节,产生新的感悟。

王思涵的皮革艺术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对材质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更体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诠释。其他作品如《舞云 Sky Ballet》、《流,与波光 Glistening》、《海,与曙光 Glimmer》以及《湖,与窗 Lake and Window》,王思涵着重探索水与光影的变幻之美,将坚韧的皮革转化为如水般流动多变的形态,展现皮革材质的多变性和无限可能样式之呈现;其中,《舞云 Sky Ballet 00》是一幅大型皮革挂画,灵感源自王思涵母亲的画作《跃动》。这幅作品捕捉暴风雨的猛烈汹涌,同时呈现出水平线的平衡与宁静,将狂暴的能量凝结成一个精彩的瞬间,又将这股能量转化为天空中舞动的云彩,呈现出更为轻盈浪漫的姿态。

▲Grace Han作品—《舞云08》,2024年,小牛皮、羊皮、鳄鱼皮革、金属配件,41x37x11.5cm。

▲ Grace Han作品—《流,与波光》,2024年,帆布、小牛皮、羊皮、鳄鱼皮革,133x120cm。

因为其近期〈青铜器〉系列的《周㗬壶》荣登2024美国纽约苏富比九月拍卖图录的封面,并拍出起拍价三倍之成交价之佳绩而享誉欧美泰祥洲博士再次成为国际艺术界焦点。不仅如此,泰祥洲的作品已进入众多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其艺术成就更创造同世代艺术家历史性的突破。 2015年,他成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40多年来首位被购藏作品的在世艺术家并举办个展,这一殊荣进一步凸显了他在国际艺坛的崇高地位。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赛克勒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以及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知名学府的艺术博物馆都珍藏有泰祥洲的作品。目前,全球顶级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已收藏其39件作品,遍及二十余间美国与欧洲重要博物馆。泰祥洲的创作哲学亦得到了科技界巨头的认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将〈天象〉系列收藏于其观远山庄,而特斯拉创办人伊隆·马斯克也收藏了泰祥洲的画作;以收藏古代艺术闻名之美国著名王少方家族亦收藏数件佳作,当然,泰老师的作品也是两岸重量级藏家的瞩目焦点。

泰祥洲以其独特的艺术语汇闻名,其巧妙融合宋元时期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星际宇宙元素,不断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水墨创作。此次展览呈现其不同系列代表作:包括〈新古典〉、〈银河〉、〈青铜器〉、〈昆仑〉彩墨系列,以及〈天象〉系列,其中作品《银河观象之一二三》以三连屏大作呈现浩瀚银河景观,融合传统三远法与现代摄影视角。画作中川流、浪花、星河、瀑布/云瀑与山石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将人间山川意象升华,与天际银河相互辉映。画面氤氲流转,既呈现晋唐山水的仙境之美,又展现当代艺术的创新活力。再如以日式老装裱金绢六连屏屏风所绘制之《天象-万殊一体》,运用宋元水墨技法,以流动的云气、变幻的星光描绘宇宙之奥妙,企图透过独特的基底媒材处理,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气韵,展现出超越时空的宇宙能量,又呈现东方意境美学的精髓。

▲泰祥洲,〈银河观象之一二三〉,200x119cm,2022年。

▲泰祥洲洲作品—《心与神处》(局部),2023年,绢本水墨,39.3x280cm。

而知名音乐界才子方文山的艺术创作,观众可以感受到其传统与现代、音乐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和谐共鸣,如「庞克猫」系列巧妙地将现代潮流公仔设计元素置入西洋古典画框,展现出新旧交融的独特美感。以特殊的庞克猫型设计之《净白》则以其半白半透明的造型,寓意纯洁内心和透明生活态度,予观者以深刻的视觉冲击;《文山流》是一件充满创意的作品,结合了铁锈框、仿冰裂纹公仔和草体书法等不同视觉元素,这种组合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率性自由」的创作风格,也呈现出时间流逝的质感和东方文化的底蕴。 《湛蓝》作品中,西方巴洛克风格画框与宋代瓷器开片技法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这件作品仿佛能够引导观者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内心平和的空间。另有「歌词装置艺术」系列的《就当我为遇見妳伏笔》,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的《青花瓷》歌词翻译成神秘的西夏文,并以铁锈与铜绿上色;西夏文为仿汉字基本笔划形式所创制的文字系统,其线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方文山巧妙地运用了西夏文的文字结构对称均匀和平衡美特性,呈现出画面上浓厚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 方文山作品—《文山流》,2023年,综合媒材、木框,65x57x6cm。

▲方文山作品—《时空的对谈》,2024年,综合媒材,56×56.4x56cm。

▲ 方文山作品—《净白》,2024年,综合媒材,60x31x20cm。

苏宪法教授,也是台湾最高艺术学术组织台湾美术院院长,近期以「四季」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精品佳作,充分展现了他生生不息的创作热情。这些作品通过多变而浪漫的色彩语汇,巧妙地表达了视觉画面中的空间经验与旅途记忆,构筑出一个细致亦雄浑、丰盈而静寂、兼具物性与诗意的意象宇宙。

其中,《墨荷心影》作为代表作之一,以深邃的蓝黑色调为主,辅以白色、浅蓝和粉色的点缀,呈现出水中倒映的荷花或水面涟漪的效果。这幅作品成功融合了东方水墨的意境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表现力,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静谧荷塘之中。 《春》则以明亮的色彩和舒展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萌发的生机,生动地捕捉了季节更迭的瞬间。 《独沾鳌头》描绘夏日荷塘,荷花在墨蓝色块的衬托下争奇斗艳,营造出清凉雅致的夏日意境。 《枫红映碧》则通过紫红粉交错的枫叶和黑色泛金的背景,捕捉了秋天枫叶的瞬间美景,呈现出水墨般的华丽与深邃。 《初夏新荷》中,苏宪法巧妙运用油彩堆叠技法,使观者能感受那力与美交叠的层次,厚涂的花朵与半抽象的荷叶呈现出强烈的张力,让观者深刻感受到夏日荷花的宁静与美好。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展示了苏宪法对四季变迁的细腻观察,更体现了他融合东西方艺术技法、美学哲理的独特创作风格。通过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笔触和深厚的意境,苏宪法成功地将自然景物转化为充满诗意的视觉体验,邀请观者一同沉浸在这个由四季更迭编织而成的美丽意象世界中。

▲苏宪法作品—《碧水清香》,2020年,油彩画布,72.5x53cm

▲苏宪法作品—《寒梅》,2023年,油彩画布,91x65c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朱友意的《植松计画》系列的《仙山行》、《明知山有虎》和《野春》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他以文人雅士钟爱的松树为灵感,巧妙地将东方哲学思想与当代艺术手法相融合。朱友意运用自由奔放的墨色结构作为画面色彩基调,融入东方传统书法笔墨皴法的美学意念,并以油彩颜料层层叠加,创造出富有张力和表现力的视觉语言。画布上的「松」已超越了具象表现,成为艺术家探索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媒介。

▲朱友意作品—《野春》,2024年,油彩画布,116.5x80cm。

新生代动画导演纪柏舟的作品融合动画、电影和古典美术元素。他的才华备受国际认可,已斩获逾40项国际大奖。其动画代表作《光之塔》更是独揽28项国际奖项,并被多国收录为教材。此次展出的未公开珍稀手稿包括奇幻动画电影《云影传说》的初期概念设计稿、详细的角色发展草图、复杂的场景布局图,以及艺术家亲笔绘制的分镜脚本。不仅展示了纪柏舟精湛的绘画技巧,更难得地呈现他的创意灵感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过程。同时也将呈现其他系列,如以温暖的笔触描写生命、创作情感与意义的《回忆之光》和重新诠释《七宗罪》的「超现实之罪」,体现欲望双面性和价值观重要性的深入思考。

▲纪柏舟作品—《忌妒丘陵 》,2024年,水彩纸本,26×32.5cm。

墨海楼此次与佳士得这个享誉全球的艺术平台合作策展,不仅成功展现台湾艺术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更为台湾艺术打开了通往国际顶尖艺术市场的大门。展期已于11月5日闭幕,期间当地报章杂志采访络绎不绝,参访观众不断,让欧美艺术爱好者见证台湾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台湾完成史无前例之艺术外交新纪元。

(策展单位- 墨海楼简介)

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以其独到的艺术鉴定研究视角及丰富的博物馆策展经验,建构极具学术价值的展览论述与出版,广受海内外文化机构青睐,在艺术品投资、鉴定、典藏管理等领域,为国际艺术收藏家提供专业咨询。同时透过定期举办的国际展览与专业讲座连结全球艺术机构的重要平台,持续为推广台湾/亚洲艺术作出贡献。

(策展人简介)

叶国新为华人首位赴英国专研艺术鉴定并取得博士学位者。自幼即展现艺术天赋并以全国榜首获保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就读。在校期间,于系展及毕业展中同时获得书法、国画双料首奖。毕业后负笈英伦,师从现任芝加哥艺术学院亚洲艺术普利兹克讲座教授、中国艺术策展人汪涛博士,并随中国艺术权威苏立文教授、著名学者布莱恩・法肯布里奇教授以及李昌钰博士等诸位硕彦习艺,最终汇通诸家鉴定之长,创立独特鉴定理论体系,并贡献己学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并成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及清寒学子。

现为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创办人,叶博士耗费10余年,撰写此部《墨海春秋》大着;此书内容近75万字,共6大册,结合学术界及实务界许多珍贵知识及内容。该书是继两岸前辈鉴定家张珩、徐邦达、杨仁恺之后,第一部兼具科学性、学术性、系统性、逻辑性,且深入剖析市场之完整古代及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研究之专著。

展讯

2024伦敦亚洲艺术展 Asian Art in London
地点:伦敦佳士得(8 King Street, St. James’s, London SW1Y 6QT)
日期:10月30日至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