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艺术家傅益瑶创作历程的作品,尤其聚焦于她以水墨画描绘日本民间祭的创作旅程。书中展示了她如何在父亲傅抱石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透过民间祭这一日本文化现象,打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边界。
傅益瑶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画坛的巨匠。尽管傅抱石的艺术成就为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她在创作初期便努力从父亲的阴影中挣脱,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一挣扎的过程反映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尤其是在日本求学期间,她以极具个性的线条风格创作出脱离父亲影响的画作。然而,傅益瑶并未完全拒绝父亲的遗产,而是在后来的创作中将傅抱石的精神和技巧融入自己的风格中,并通过不断探索新的题材,逐渐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视野。
本书重点展示了傅益瑶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的「民间祭」系列。这一系列作品是她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代表着她从父亲的影响中脱离出来,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风貌。日本民间祭是该国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充满着浓烈的狂欢与祭祀色彩。傅益瑶在目睹祭典活动后,深受感动,并决定以中国传统水墨技法来表现这种动态、狂野的场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尝试,因为中国水墨画的内敛与日本祭典的狂热似乎格格不入。然而,傅益瑶巧妙地将中国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思想与日本民间祭的精神相结合,创作出充满动感的作品,成功捕捉到祭典的灵魂与活力。
书中描述了傅益瑶在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突破,尤其是她如何将水墨的灵动笔法运用在色彩斑斓、充满动感的祭典场景中。她最著名的作品如《诹访大社御柱祭》和《那智火祭》,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动态,更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笔墨,将祭典中人与天地神明的融合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