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艺术鉴赏 达人公开秘诀

2019/04/06 中国时报 李怡芸
艺术品收藏成为资产配置、投资工具选项的今日,愈来愈多人步入艺术收藏的殿堂,收藏人口年龄层亦有往下走的趋势,然而踏入艺术收藏领域,往往有「缴学费」或无法辨别好坏而被当「棒槌」的情况,艺术鉴定学博士、墨海楼艺术研究机构创办人叶国新遂以《真伪艺术鉴赏展》公开伪仿作品的秘诀。
叶国新指出,书画作伪自古有之,且手法一直推陈出新,例如「转山头」便是将山水画中的题跋与名款沿着山头边缘线剪去,另补上与原作同时期、同质地的空白纸绢,贴上名人题款,便成几可乱真的名家之作。又如大书法家于右任,「由于用的纸可能是双宣或夹宣,到了裱褙行后就可以揭成上、下两张。」叶国新指出这便是「揭二层」的手法。
叶国新说,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第二张」,「虽然还是真迹,第二张的墨色扎实度会不够!飞白处层次会不够,笔触断,颗粒会较不顺。」有的人还以为是捡到便宜;又如徐悲鸿的马,「有朋友说捡到便宜了!我就问是不是买马屁股?」原来徐悲鸿骂人拍马屁就画马屁股,市场价格自然是便宜许多。
又有些大师的徒弟、子女临摹画作已然唯妙唯肖,如张大千门下两大弟子孙云生、孙家勤,模仿老师的作品已十分神似,叶国新以张大千的原画《八德园》与孙家勤的《八德园景孤松顶》作比较,即可看出所谓的「双胞胎」伪作。
又如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仿父笔曾被郭沫若称赞「山水逼似乃翁」,叶国新以傅抱石的《山雨图》与傅益瑶作品对照即可见两者相似度「俨然八、九分像」,但也由于她模仿父亲的笔墨太真,一些不肖业者会将她的仿父笔作品割去名款,伪造成傅抱石作品出售。
叶国新指出,在艺术市场上扬,而艺术作伪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他希望让更多人认知,艺术鉴定不能道听涂说,最终要看的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