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杂志2017/10月号特辑:瑶情寄远─旅日名家.抱石之女傅益瑶在台首次经典艺术大展

缘起

傅益瑶女士正式与台湾牵起的缘份,要从于英国认识叶国新博士开始说起。当年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叶国新,应其老师汪涛教授(世界著名学者,现为芝加哥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馆长、芝加哥艺术学院亚洲艺术学院院长)之托,权当一位长辈的地陪,两人对水墨皆有独到研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问到喜欢的艺术家,叶国新对傅抱石艺术的特点、风格、技法,乃至于笔、墨、纸、砚等用具,侃侃而谈,如历在目。这位长者忍不住相问,是否认识我们傅家人?否则如何知晓一般人无法知道的细节?才知道,这位长辈便是傅抱石大师之女─傅益瑶。至今,傅女士仍对叶国新博士对傅抱石艺术研究的赤诚之心,记忆犹新。 「我还未碰过像他这样能把一件事情研究得如此透彻的人。关于我父亲的作品,当今社会出现很多鱼龙混杂的东西,我也曾望而兴叹,担心以后没人知道真正好的东西是什么。但叶博士给我一个很强烈的信号,侦别真假、好坏仿佛是他的使命,他向我请教父亲不同时期的用纸,每一个细节都如获至宝。我想,一个艺术创作者能遇到这样的研究者,是很幸运、也很福气的一件事。」叶博士也对傅女士的人品高洁、照顾晚辈的无私提携充满敬佩,在这样一个美、善的循环下,促成了傅益瑶女士在台湾的首次艺术大展。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收藏傅益瑶画作《达摩一苇渡江》

大师之女.大师风范──傅益瑶

傅益瑶女士为近现代书画大师傅抱石生前最疼爱之女,自幼与张大千、郭沫若、林散之、林风眠等重量级艺文界人士往来,相交甚笃。一九七九年,赴日留学,师从平山郁夫、盐出英雄等大师,又得青山杉雨教导,在日本艺术界拥有崇高地位。其画名享誉国际,曾入联合国举办画展。曾获日本最高美术奖「伦雅美术赏」,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更受邀于日本NHK电视台《国宝百选》、《日曜美术馆》等多档重要节目中演出,NHK更特别全程采访其历史叙事组画《祖道传东图》之完整绘制历程,创下高收视率纪录。出版书籍众多,有《我有良师》、《我的父亲傅抱石》、《我的东瀛岁月》、《傅益瑶画集》、《五彩十二祭》、《傅益瑶水墨画集》等。

傅抱石作品极受欢迎,为目前书画艺术市场单一平尺最高价者,其真迹基本价格落在每平尺两千万新台币以上;而傅益瑶运笔起落,皆为傅家精髓,若仿父笔,画作几可乱真,郭沫若更赞其「山水逼似乃翁」。曾有画商对傅女士表示,只要不题款,愿巨资买下她的创作,意指欲将其画作当作傅抱石之作品出售,但被傅女士严正拒绝。 「我打从心底热爱爸爸的艺术,有人认为有钱就能买得到一切,但我认为有钱不一定能买到艺术。」不仅如此,傅抱石过世后,傅益瑶将手边所有父亲的画作及手稿、印章等重要遗物,都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等国家博物馆,傅家前后赠予南京博物院之藏品,其价值高达新台币百亿以上。傅益瑶认为,这才是真正保存了傅抱石艺术的价值。

傅女士承其家风,一生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毕生创作多在日本国宝级寺庙及重要博物馆。 「若为寺庙、神社、公共设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作画,我都非常乐意,因为这些地方会珍惜艺术作品,也会让观者更纯粹地欣赏我的画,反馈予我的价值是无价的。这也是我能以非常平静、欢乐的内心创作至今的原动力。」也因其高风亮节及对艺术的热忱,日本皇室对其极为尊敬重视,不仅相当礼遇,更将其画作藏于天皇天台宗之家庙、京都三十三间堂、三千院等日本著名庙宇。已故的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平山郁夫大师便曾言道:「傅益瑶赋有其父的气质,她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日本画技法有机地揉合起来,从而能超脱原有的束缚,从事自己独立的创作活动。这一切使她在我国获得很高的评价。」二○一五年,其巨幅山水长卷《端午颂》(纵180cm,横1395cm)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藏。种种成就,皆为华人艺术史上少有。

瑶情寄远──台湾首次艺术大展

正因傅女士对艺术纯粹性的坚持与热爱,其作品几乎无在市面流通。除在知名博物馆或名寺古刹外,若非特地寻访,难以见其踪迹。此次傅女士应叶博士之邀来台举行展览,展出作品广纳书画、瓷器等经典艺术创作,更尽揽汇聚其各艺术时期精华之再现,让观者不必远赴东瀛,就能亲炙珍贵的真迹。不论是传承中带新生命、维妙维肖的仿父笔系列作、大气磅礡的《天台山国清寺》、鲜明又恢宏的《徳岛阿波舞祭》,或是寓禅于画的诗意画、咫尺尽涵宇宙的瓷绘创作等,都能于本展一睹为快。其中所展之青瓷作品,为龙泉青瓷名家、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夏侯文大师特地为其打造,实为稀有;而青花瓷则由世界知名的景德镇陶艺大师黄云鹏领衔制造,配合傅女士精湛细腻的青花瓷绘技艺,相得益彰。

其传承自傅家风格而从中衍生的雨、雪景画,特别值得一提。傅抱石画雨,多以半自动性技法洒矾于画面中,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白色雨串。傅益瑶深得此法,善加运用,使其雨景作品水气淋漓,令观者仿佛置身实境;而脱胎自雨景的雪景画,更值得一提。傅益瑶画雪,舍弃传统画雪常用的敷粉之法,仅用留白与墨色对比来呈现,并配合洒矾技法,营造出空气中落雪之轻、重、缓、急不同变化的丰富层次,十分独到。对于傅益瑶的艺术,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曾评:「益瑶的创作对中国当今画坛来说,属于水墨画中的『别样风格』」、「因为现在中国用这种方法画这样题材水墨画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了。傅氏父女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两人都有不拘泥于陈规,大胆创新的勇气。」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傅益瑶女士以窈窕细腻之笔运胸中之磅礡大气,将人生历练与感悟具体呈现,尽显「扛鼎力作藏妩媚」之风采。

本次展题「瑶情寄远」的「远」,涵盖时间、空间与更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既指纸上丹青的万里山河、尽展傅女士习艺以来最精彩的艺术历程,同时含藏傅女士尚友古人、传承其父意念的期许;也蕴含各方远道而来,以艺术相会的可贵。本次展览,为了傅女士不远千里而来的全球重量级贵宾极多,如日本电视台NHK前会长、日本观光协会会长及日本皇室代表、美国前三大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馆馆长、英国文化教育学会在台理事、中国三大知名艺术文物出版公司:上海朵云轩、荣宝齐、集古斋、香港著名艺术出版公司翰墨轩、美国旧金山艺术界人士等皆会派人前来共襄盛举,亦有台湾以及欧美等从世界各地前来的众多收藏家热情到场参与,一睹傅女士风靡全球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其地位之独特与崇高,并更显此一文化飨宴之难得。

《哭晁卿衡》 傅益瑶之雨景画不拘一格,变化多端,此即描绘暴风雨中波澜万丈的场面,深具戏剧性

《云横秦岭》 傅益瑶画雪,从不敷粉

人文精神‧灯月交辉──策展人叶国新

本次策展人叶国新,现为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兼任助理教授。负笈英国伦敦,为华人中首位获艺术鉴定博士学位者,并为鼓励年轻艺术家,引进全台最高额艺术奖学金─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奖学金。其创办之墨海楼国际艺术研究机构,以艺术鉴定专业闻名于业界。而叶博士更本着对艺术真、善、美的坚持,及对艺术推广教育的使命感,义务举办本次展览。傅益瑶女士对叶博士专业的信赖,从其将所珍藏傅抱石未完成画稿、傅抱石所用珍贵之纸张慷慨赠予叶博士研究,便可看出一、二。近日叶博士即将出版巨著《墨海春秋──古今书画鉴藏研究》,全书共七十二万字,为台湾首见具学术性、系统性、逻辑性、实务性,且深入市场剖析之完整古代及近现代书画鉴定学专著/教科书。叶博士耗时十余年,将实地走访全球具公信力及权威性之高水准博物馆、拜访书画家或其弟子、家属等所取得的许多珍贵第一手资料放入书中,希望能更有力地传播相关知识。此次展览可说是感性与理性、艺术家与学者、传承与创新的完美交融,能见证此具历史性的难得艺文盛事,实为艺术爱好者的一大乐事。

傅益瑶与叶博士于天皇天台宗家庙横滨圆满寺所藏之《比睿山延历寺》合影

(典藏古美术【10月号/2017 第3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