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与世界的对话
方文山是两岸音乐界华语词曲创作的耀眼典范。他的歌词蕴含着丰富的古典美学,唤起不同时代的鲜明意象。他的文字散发着古诗词的魅力,将深邃的美感融入创作中,这些作品充满了东方文化,并塑造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歌词在华语世界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流行度,代表作包括《青花瓷》、《东风破》、《红尘客栈》、《褪色》、《兰亭序》以及《冷血》。
方文山也连续八届(从第12届至第19届)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他的作品还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主题曲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主题曲奖等殊荣。
2020年底,方文山进军当代艺术领域,举办了个人展览《歌词装置艺术》。他清楚地表达出其意图:这些作品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旨在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他的创作理念。
方文山说:“有许多方式可以与世界进行对话,无论是文字、音乐、雕塑或绘画。跨越边界的原因是将音乐语言转换为安装艺术中的三维雕塑,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然而,音乐歌词的意象是有限制的。悲伤的音乐,会让观众感受到悲伤。听众的情绪会随着音乐所传递的情感波动。而当代艺术雕塑则是静态的,并不会影响听觉感知。当观众心情愉快时,他们所看到的艺术品也会反映出快乐和幸福。雕塑或绘画无法影响观众的心情,而是反映出观众当下所投射的情感。”
因此,方文山通过当代艺术创作形式,开始了与世界的对话。他最近展览的主题轴心是“升华”,旨在挑战传统的美学理解规范,颠覆现有的艺术诠释范式。
方文山的艺术风格可追溯到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随着蒸汽朋克风格的兴起,这一风格展现出机械结构和组件的展示,并成为许多西方艺术家作品的主要元素。对于大多数东方艺术家来说,将蒸汽朋克美学融入他们的艺术创作并不常见。然而,方文山则以一位前卫艺术家的姿态,巧妙地将蒸汽朋克风格与中国古代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在他最近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时代与文明的和谐交融。这一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是蒸汽朋克元素与中国古代器物的结合,特别是蒸汽朋克风格的四足“鼎”器和传统的“毛公鼎”之间的和谐共存。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是将中国传统山水画转化为三维蒸汽朋克视角,赋予古典山水画全新的维度。通过这些创新作品,方文山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美学的融合,并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诠释规范。方文山的作品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蒸汽朋克风格”、“歌词装置艺术”和“PUNKCAT”。这三大创作领域彼此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或发展阶段,但它们都共享一个不容忽视的共性:它们属于方文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被我们称为“方道文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