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期间
场地
当代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艺术品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供需失衡,艺术品伪造、欺诈现象猖獗,为大众带来了极大危害。有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假画当作传家宝珍藏一生,直到试图出售时才发现被骗,血本无归。
华人首位艺术鉴定学博士叶国新有鉴于此,认为人人都应具备基本鉴定功夫,因此假中正纪念堂中央通廊策画举办「真伪艺术鉴赏展」,大方公开破解艺术赝品的秘诀。
叶国新博士指出,随着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众多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然而,由于供需失衡,艺术品艺术「做假」及「诈骗」猖獗,为大众带来了极大危害。有鉴于此,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身份验证技能。他希望透过这次教育公益展,普及艺术品鉴定知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收藏界的福尔摩斯。中正纪念堂是台湾重要且享有盛誉的展览场所,每年吸引近470万游客。中央连廊作为展场内的标志性位置,将为展会带来更多的观众。
叶博士根据其在英国学习的“艺术创作方法论”,创新地提出了“书画鉴定评估表”。这为评价艺术品提供了最全面、最合乎逻辑、最科学的方法。在专家的指导下,参观者可以逐步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证据以确定艺术品的真实性。展览也展示了许多令人着迷的真实案例,让参观者有机会亲眼目睹复杂的伪造技术。例如,右任的书法作品送到裱框店,可以从一张变成两张,透过业界所称的「二层分离」过程,利润可翻倍。展览同时展示了第一层和第二层,让参观者可以比较差异,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第二层」的作品。
现代伪造技术利用喷墨技术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复制。它们的真实度如此之高,甚至连经验老道的收藏家都经常受骗。然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喷墨点变得清晰可见。展览中展示了众多的比较案例,参观者可以挑战自己辨别真品和赝品,考验自己的眼光。此外,展览还介绍了辅助艺术品鉴定的现代科学仪器,透过光桌、紫外线手电筒和其他工具展示了实际应用,这些工具在鉴定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辅助作用。
什么是艺术品鉴定研究?
在艺术领域中,「鉴定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它涵盖了艺术创作方法论、技术学、艺术史、美学、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此外,优秀的艺术品鉴定师往往也是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这让他们能够辨别艺术品的技艺深度,而这也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依据。
「艺术鉴证」不是一种情感性的创作活动。它需要严谨全面的比较、分析和研究。此外,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经验的积累,然后才能对艺术品的真实性做出明确的结论。
艺术品鉴定能扮演什么角色?
一般而言,艺术品鉴定的功能就是「辨别真假、确定真相」。涉及验证签名作品的真实性、未签名或未评估的作品确定适当归属于确认其作者。然而,除了做出真伪判断之外的目的,还有两个更深刻的:「评估觉醒性和揭示价值」。这意味着评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赋予其美学意义,并揭示其内在的艺术价值。
现场痕迹—支持鉴定的证据
鉴定工作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除了风格分析之外,还需要有证据支撑,对艺术品进行全面、系统化、科学的检验,以提升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这些支援材料包括印章和签名、基础材料和媒介、装裱风格和格式、文字和主题验证、文献记录以及现代科学仪器分析的结果。
细节决定成败 – 科学仪器认证
利用科学仪器辅助鉴定艺术品真伪在西方世界已有多年实践,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然而,对中国书法、绘画的科学鉴定才刚起步。近十几年来,由于两岸高科技造假技术的快速进步,导致书画市场空前混乱。这促使有关鉴定师、收藏家和艺术品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科学仪器检测应用于书画鉴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