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 2023伦敦亚洲艺术周》
Asian Art in London是全球艺文界的重要年度盛事之一,参与者均来自亚洲各个国家的艺术佼佼者,他们的作品是多元而丰富面貌的,具有前瞻性、前卫性、在地特色性的,以及鲜明显著的自我定位风格。今年推出傅益瑶、泰祥州、王思涵、方文山、任天进、梁永斐等六位亚洲当代著名艺术家,代表墨海楼参加此次盛会,除了他们令人惊艳的艺术成就之外,更显见的是这些艺术家们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全球化的彼此交互应和影响下,以独到的开放思维,与自身积累的艺术涵养,精粹、酝酿出另一条更广博、更切合时代性,专属于当代亚洲艺术的新潮流走向。
综观这六位艺术家,结合不同媒材、元素、国情、思维,而各有其特色定位,包含在创作主题上与人、事、地、物的结合:如获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的傅益瑶,她是近现代画坛巨擘傅抱石之女,以深厚而精到的中国水墨手法,在旅居国外期间,关注特定区域文化为首,走访各大名川与当地著名民俗活动,运用独特的雨、雪画技,创造出《诹访大社御柱祭》、《天鹅堡》、《蒲原:夜之雪》、《瑞士乡间小景》等令人叹为观止的代表作,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艺术色彩,同时具备着甚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典藏价值。而泰祥洲的水墨创作,则是将中国老庄文学的自然哲学观、历史观,和天文、物理学之研究观,透过精湛的水墨手法,诠释出一系列的中华文化与观察科学交织而成的磅礡大器、变幻莫测、极具神秘感之上乘佳作,如「黄钟大吕」、天文星宿等系列皆是其代表。
在绘画载体上的结合,将绘画以脱离纸张与画布的形式出现,让艺术更为普及于民间社会,是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展现手法之一,像Grace,(原名王思涵)以一款因英国凯特王妃加持的黑色小牛皮情书包,让配件品牌Grace Han成为全球时尚圈关注的焦点,即是将绘画笔触间的流动感与色彩调和的朦胧美,呈现于皮包载体上,量身打造出具有人情温度与人文厚度的时尚艺术品。另有跨领域的结合,如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方文山,把具有机械结构的蒸气庞克色彩,置入于中华千年传统祭祀文化代表的青铜器皿型之中,以自创的美妙歌词作为器皿内的鼎铭,完成一件件超越时间与空间,在音乐与艺术领域之外,碰撞出别出心裁之艺术转译的完美造境。
除了上述显见的媒材、题材、载体的结合艺术表现,还有思想上的结合,经由作者解构再诠释,而展现自然不违和、兼具跨国界思维又能走出独树一帜的自我风格,如任天进跳脱传统水墨而走出自己特有的风格,其雕塑与水墨创作观相同,均是在杂揉各艺术思维下而成就,每一件作品犹如浑然天成般自然而有自性。又如曾任国立台湾美术馆馆长的梁永斐,更是将书法与绘画的思维合而为一,使作品亦书亦画,像《日耀群山No.2》、《清凉月境No.2》等作,以流畅的书法字体体现群山、密林的纹理,让画面中文字的流动之美,与其自身抽象符号带来的隐喻,展开观者更自由辽阔的无限想像空间。